我曾多次参加宝马、哈雷、杜卡迪、KTM等欧美摩托车品牌的车迷大会,但在接到本田技研赴日参加“本田车迷大会”(HondaRacingThanksDay)邀请函的时候,还是没能忍住内心的激动。这不仅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日系摩托品牌车迷日,而且还能与马克·马奎斯(MotoGP世界冠军)、丹尼尔·佩德罗萨,以及F1前世界冠军阿隆索和巴顿近距离接触,搞不好弄个合影签名也不是没可能。抛开媒体身份,作为本田汽车以及摩托车用户,能够亲身去体验一下这种节日氛围,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HondaRacingThanksDay,直译过来就是本田感谢日,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本田的车迷大会,今年已经是举办的第九届。地点在日本枥木县东部的茂木町茂木赛道(TwinRingMotegiCircuit),每年的参加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这个赛车场为本田独资拥有,平时会举办包括MotoGP在内的各种级别赛事,同时还兼顾本田新车内部测试赛道。作为媒体、车迷、用户三重身份的我,带着神秘、兴奋、好奇等多重感情色彩,经历了这不平凡的一天。
茂木赛道位于茂木町山区,由一条椭圆形赛道和复合赛道交叉组成,所以英文命名为“TwinRingMotegiCircuit”,又名双环赛道,年开始对外开放。
上午九点多,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车友的摩托车,其中大多数为本田。车辆摆放有序,没有一辆搞特殊,在这个国度是很平常的事。
骑摩托车在日本很方便,虽然茂木山里的气温并不高,但丝毫没有影响骑友们的热情,其中不乏一些Minibike和小踏板。
在停车场转上一圈,发现了很多颇具年代感的老车,比如这辆VFRR(NC24),诞生于年,是该系列的第二款车型,采用V型4缸发动机,并首次采用Pro-Arm单摇臂系统。
这辆诞生于年的TZR采用2冲程发动机,kg自重却能输出50Ps,这是4冲程发动机望尘莫及的水平。这辆距今已有28年车龄的TZR,虽然从设计上可以看出年代感,但成色依旧出色。
收藏级的CBR,这款车被推上市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满足参加耐力赛必须是量产车型这一标准。自年上市一共不超过辆,由此判断这辆车的主人并非一般玩家。
这辆车就相对眼熟多了,《烈火战车》中刘天王的座驾,NSRR(4代),同样是2冲程发动机,首次采用芯片卡作为钥匙。
大批观众已经开始排队入场,这里不会出现加塞情况,所以通行效率很高。另外ThankDay并不是免费的,需要购买日元门票,折合人民币大概元左右,凭票还能参加抽奖和签名环节。
入场前人可以免费领取一瓶印有阿隆索和巴顿广告封面的黑咖啡,口感就一个字“苦”,喝完这罐我足足用了一天时间。
茂木赛道内场的入口并不多,大概只有9个,可能是我在其他地方浪费了太多时间,此时进场的观众并不多。
这些孩子最小的目测只有3、4岁,居然毫不畏惧的往上爬,可以看到周围并没有他们父母的保护。如果有机会去逛逛咱们国家的儿童娱乐中心,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难以想象的事。
这张照片是我举起手臂用mm焦段在取景屏幕中拍摄的,下图解释了为什么我会用这个姿势。舞台正中的三位是今天最大的腕儿,阿隆索(左3)、佩德罗萨(左4)和马奎斯(左5)。
此图完美解释了上图的第一句话。如果焦段不够长,我甚至想过操着一口流利韩国腔,杀出一条道冲进去,但计划完美流产了。
茂木赛道平面图,今天的赛车活动主要围绕绿色标注的赛道完成。
ThanksDay--门口那些80年代摩托车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卡丁车挑战赛,这些在各自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开着这辆不足20Ps的卡丁车在赛场上角逐,想想就很欢乐了。
拼了老命从赛道内场跑到外场,只为获得一个不错的机位,不过得益于媒体身份,被批进入卡丁车内场。看场外观众羡慕的目光,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另外这个卡通人物是谁,为什么一直盯着我。
场外集结了众多马奎斯粉丝,而且不分年龄,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车迷的世界没有国度和年龄之分。
一身赛手服装备的马奎斯(MotoGP世界冠军)入场,长得真心帅,不过个头肯定不到1.7米。场外的车迷瞬间雷动,喊什么的都有,“马克”“马克”……小马同学也很给面子,立刻露出了笑容。
前F1世界冠军阿隆索因为年龄关系,出场显得很成熟,头也不回的径直走向了场地中央,当然我能明显感觉到粉丝们对于F1世界冠军的热情不如马奎斯来得多,这也可能让阿隆索感觉微微的不爽。
MotoGP世界冠军马奎斯和常年徘徊在第二到第五位的佩德罗萨是本田车队的队友,俩人都来自西班牙。
这位举起单手的就是佐藤琢磨,年近40岁的日本本土赛车手,曾经--年参加F1赛事。他的运动生涯屡受非议,但出道故事很励志,因为字数有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baidu。
从头盔花色判断,这个人是佩德罗萨,好像卡丁车技术也不错。
场外伴随着尖叫声和笑声,显得赛场气氛很和谐,当然这本来也不是真的比赛,主要是与车迷的一场互动和个人Show。
马奎斯和佩德罗萨的竞争最有看点,俩人自始至终都在缠斗,马奎斯还几次利用车头碰撞了佩德罗萨的赛车,如果换成罗西……
场外一位抱着93号马奎斯头盔的女粉丝正在试图要签名,当然,这不太可能,别说没机会接近了,像我的位置离这位世界冠军近在咫尺都没有任何机会。
最终,佐藤琢磨圆了自己在F1赛场不能完成的梦,领奖台站在了阿隆索的上面。这场面有些感人,所以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万一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呢。
ThanksDay--佐藤琢磨力压阿隆索
上一页比赛的卡丁车场(摄于活动前一天),位于内场入口外,趁着没有太多任务,借机会体验了一把。
场内提供头盔,不管全盔、半盔都是一水儿的Arai品牌,但成色都不太好,同时还提供免费的一次性头套和手套。
一共有三种卡丁车规格,而且对每一种车型的驾驶人群都作出了相应限制,比如我们驾驶的就是时速能达到60km/h的车型,要出示汽车驾驶执照并完成登记之后才能驾驶。
卡丁车费用日元,约合元人民币,加上练习圈一共是6圈。
在店里的背板上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比如前MotoGP车手中野真矢,排名34,成绩是45.秒。
往下看,又发现了加贺山就臣和中须贺克行的名字,成绩分别是46.秒和47.秒。
卡丁车挑战赛力压阿隆索的冠军佐藤琢磨,不愧是开F1赛车的,成绩位列18,用时45.秒。
可能因为我们是外国人的缘故,所以在驾驶前要经过一个很初级很初级的培训,甚至连刹车和油门的位置都要重新告诉你。
以我平时从没开过卡丁车的经历,加上首次海外作战,成绩进步还是很明显的。离榜单最后一名不到3秒。
另外还有一种烧汽油的卡丁车,这个明显是给儿童准备的,不需要戴头盔,只要满足身高要求就可以驾驶。
小朋友开的很认真,目测时速20km/h左右,毫无速度感。
几乎任何一个体验场地前都会摆放一个93号马奎斯的易拉宝。
这种微型摩托车居然也是烧油的,但估计排量顶多控制在20-30cc左右,速度不快,主要是给小朋友找找车感。给头盔护具赞一个。
另外有一个好处,就是还能完成亲子训练。
更初级的就只能靠电力驱动了,不过依然提供仿真的排气声音。
像这种冰淇淋和饮料自动售卖机随处可见,价格都是多日元。
ThanksDay--与机械有关的娱乐项目
内场的汽车展示区,展出了本田的当家车型。走,一起去逛逛。
经过MUGEN改造的JADE杰德混动版,增加了更强烈的运动气息。
我认为这种风格并不适合杰德,如果真想改,为什么要买杰德呢。
本田一款相当可爱的小车,名字叫N-ONE,有0.66和0.66T两款动力总成,标准的K-car。小巧的尺寸、相对低廉的售价和呆萌的造型很适合初入社会的年轻人。
与大多数这类微型车的性能版一样,这款经过MUGEN操刀的N-ONE将排气也挪到了中间,另外还增加了尾部小包围。
MUGEN给N-ONE换装了划线通风盘,使得刹车散热效果更好。枪灰色16寸轮圈在这辆车上已经显得足够大了。
内饰精致,标配了涡轮表、自动空调等配置,另外这车是自动挡。
速度表极限只有km/h,依照此车的性能,爆表分分钟的事。
座椅中间采用摩擦力更大的织物,包裹性还可以。
神车思域Type-R,曾经纽伦北赛道的最速前驱车。这车小贸到国内的车型已经炒到50万+的水平,真乃神车一枚。
19寸锻造轮圈,大陆马牌/35R19轮胎,加上有些耀眼的Brembo,无须再解释什么了。
虽然身为性能钢炮,但后备箱还是有一定利用率的。
碳纤维尾翼加身,B格满满,另外在高速时能够提供强大下压力。
4出排气和扩散器相当凶狠,本田粉跟我一起喊“本田大法好”。
这款车搭载了一台cc排量的K20C2.0T发动机,最大功率kW(Ps)/rpm,最大扭矩Nm/0-rpm,标称的百公里油耗7.7升。
这辆思域Type-R在日本的售价是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大概26万元,也就是和国内在售的福克斯ST和高尔夫GTi价位相当。
思域Type-R的内饰并不是特别有战斗感,至少氛围营造的还不够。
前排筒椅是标配,没考虑太多舒适性,想必用这车代步的人不多。
除了增加一些碳纤维装饰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真想实际感受一下这6挡手动变速箱,内饰最性感的部件之一。
经过本田改装厂Modulo改造过的展车,左边这辆STEPWGN使用L15B发动机,最大功率kW(Ps)/rpm,最大扭矩Nm/-,售价折合人民币22万元左右。
在日本这种小方盒子车特别多,N-BOX使用0.升排量的发动机,最大功率47kW(64Ps),最大扭矩Nm,标称百公里油耗只有4.5升。售价折合人民币12万多。
ThanksDay--前最速前驱车思域Type-R
我们依然在内场寻找那些有意思的事,这辆本田威爽花色的攀爬特技车自重只有不到70kg,一旁屏幕里还放着车手比赛的视频。
攀爬平时都是参加这种障碍比赛,车手对于油离配合以及车辆重心的控制必须到达巅峰状态才有可能完赛。
摩托车上这位身着朴素,表情略带惊恐,怎么看都不像是能骑这种车的人,幕后必有玄机。
原来这是专为观众拍照准备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与汽车展示区差不多,本田也带来了旗下部分主力车型,包括AfricaTwin非双车型。
因为曲轴问题,国内正在大规模召回泰国本田生产并正式进口的CBRR车型,也就是图中这款车。但是在日本,这款车型名为CBRR,排量也和进口的有区别,所以不涉及曲轴问题。
VTR,这款发动机从80年代开始经过各种升级一直沿用到现在,可见用户对其的喜爱程度。日本4大厂商中依然保持V2气缸的车型也就剩下这一款了。因为车型小巧,所以颇得女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