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温州新闻网
首家伯温烧饼旗舰店。
伯温烧饼萌趣卡通形象。
民宿内,烧饼匠人们手工制作烧饼。
本版图片由文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近日,在刘伯温的家乡文成南田镇武阳村村口,伯温先生第六世孙刘启节始建于明嘉靖四年(年)的古老建筑武阳堂,正由工人们紧抓工期装修中。不久后,这里就将新添一处由文成县政府投资建设的“伯温烧饼”品牌门店,门店装修风格古色古香,与沿途的青砖灰瓦交相辉映,为古朴山村增添独特的历史人文魅力。
伯温烧饼品牌门店打造是近年来文成大力扶持烧饼产业的缩影,还是当地充分挖掘伯温文化,以美食为引擎打造文成“伯温文化+”文旅融合新产品,提升文成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带动共同富裕又一创新举措。同时更意味着“伯温烧饼”作为伯温文化的衍生产品,在小产业撬动大市场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未来,文成还将以文旅资源为依托,不断推动“伯温烧饼”走出典故,走向大众,吸引更多人来到文成了解文成,为促进文成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贡献力量。
走出典故走向大众街头掀起烧饼风
在文成县县城建设路上,一家配有刘伯温萌趣卡通形象的烧饼店,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这是文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精心打造的首家伯温烧饼旗舰店。店内,“伯温烧饼,一饼吃天下”的标语十分吸睛,食客也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烧饼供不应求;后厨,烧饼匠人陈爱琴和员工们一起擀面、包馅、烤饼一刻不停,一个个皮薄酥脆、肉质细嫩的烧饼新鲜出锅。
“我最爱吃芥菜馅儿烧饼,听这儿的员工介绍,烧饼馅料选用当地的芥菜菜心菜叶、本地猪三层肉、虾皮与葱花炒制。刚出锅的烧饼,热气腾腾,一口下去是香脆饼皮与咸香馅料迸发出来的双重味蕾体验!”来自鹿城区的游客杨女士自从年前在市区公园路历史街区市集上品尝过一次伯温烧饼后,便对这唇齿留香的美味小吃念念不忘,特地在假期与家里人一起安排了一次文成寻味之旅。
陈爱琴介绍,目前店内有四种口味的烧饼、均为手工古法制作,还搭配了牛奶咖啡,清粥、关东煮等美食小吃,产品颇受市民游客欢迎,节假日日均销售烧饼千余个。接下来,该店还计划参考星巴克和肯德基等模式,每月推出新产品,包括福禄寿包、状元包、诚意包、同根同源包、寿喜包等,满足不同场合不同群体需求。
伯温烧饼个头不大,来头不小。它源于刘基所著的《烧饼歌》和《多能鄙事》: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刘基进见,太祖便以碗盖住烧饼问刘基:“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基掐指一算,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这是《烧饼歌》的开头,而作为预言后世的《烧饼歌》,也成为“伯温烧饼”的源起。而在刘基所著的《多能鄙事》一书中,则记载了山药胡饼、肉油饼、酥蜜饼、七宝卷蒸饼、金银卷煎饼等各类烧饼的制式、配料以及制作工艺等。
作为伯温家宴中的第一道主食,伯温烧饼以往只有在大型的宴会才能吃到。近年来,文成县聚焦“小产品大产业”,深度挖掘地方资源优势,打造本地“伯温烧饼”特色IP,“伯温烧饼”正逐渐演变成了当地特色小吃之一——目前,正采用“若干旗舰店、一批直营示范店、多家授权加盟店”的商业模式,除了首家旗舰店,还选定武阳村武阳堂、百丈漈景区南入口打造风格各异的主题门店,这两家门店都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将在上半年投入运营。
连日来,由文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组成的考察团正赴杭州等地对“伯温烧饼”门店进行选址。下一步,文成将对烧饼市场进行谋划拓展,打造连锁化经营销售体系,形成伯温烧饼的温州地图、浙江地图、全国地图乃至海外地图。
文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文成按照统一VI形象和标准,采用“线上+线下”“商城+门店”的新零售模式去推广产品。目前,正与多家意向企业洽谈中央厨房以及生产基地打造事宜,未来将推出伯温烧饼预制菜进行统一配送。线上还将在淘宝、京东开设企业商铺,多平台打造直播矩阵推广产品。期待以此全面提升刘伯温故里景区(5A)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文成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小烧饼大能量伯温美食“烤”出共富路
2月3日下午,在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野舍武阳民宿,烧饼匠人刘国兰正与村民们一起忙着手工制作烧饼,这是他们从早晨6点起开工,新鲜出炉的第50锅烧饼,一群“烧饼大嫂”们从早忙到晚已累计做了上千个。这些鲜甜可口的烧饼不仅会被端上游客的餐桌,还会被精心打包,寄往省内外各地订购者的家中。
刘国兰是南田镇人,今年43岁,属于野舍武阳民宿里制作伯温烧饼手艺最精湛的,日常她不仅要负责生产烧饼,还要承担起村民们学习制作烧饼的培训工作,忙碌又红火的日子,让她乐此不疲。
两年前,刘国兰原先经营的蛋糕生意陷入低迷,正当她迷茫之时,恰好遇见了野舍武阳民宿女主人黄琳琴,“当时,她为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建议我跟她学习做伯温烧饼,我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凭借着之前做蛋糕的功底,刘国兰很快便上手,并成为传授制作经验的老师傅。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民宿行业受到巨大冲击,黄琳琴积极自救、另辟商机,通过朋友圈等互联网平台,在线上卖起了“伯温烧饼”。经过配方比例标准无数次摸索“试验”,味道得到食客们的赞扬,月售烧饼达五万余个。就这样,黄琳琴带领着刘国兰等20多户周边村民让伯温烧饼红火了起来,也给村民带来稳定收入,以小烧饼“烤”出了乡村致富新路子。
近年来,文成旅游从业者纷纷挖掘“伯温烧饼”这道小吃的工艺和文化。像黄琳琴这样一批民宿主人纷纷将民宿打上了“伯温美食”标签,把“伯温家宴”搞得风生水起,这家宴的“开场头通”,就是“伯温烧饼”。“我将烧饼配方毫无保留地教给村民,希望他们也学起来做,在家门口也可以卖烧饼,县里正大力度支持这个产业,相信‘伯温烧饼’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黄琳琴说。
“伯温烧饼作为伯温文化的衍生产品,是实现农产品转化升值,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乡愁文化的一种载体。” 市政协委员、市小吃协会会长郑光雨介绍,文成旅游目前已进入“5A时代”,伯温烧饼这道“小吃”聚焦融合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接下来,文成还将推动伯温烧饼进入当地旅游景区、企事业单位及学校食堂,着力打造“伯温烧饼”伴手礼金名片,培育挖掘一批本土村民成为伯温烧饼手工匠人,并且将烧饼要用的蔬菜交由村民定点种植、特别晒制,提高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措施落地
激发文旅IP新活力
去年3月份,文成正式启动伯温烧饼打造,严格按照一个烧饼、一个文化故事、一套品牌标识、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个指挥体系、一揽子政策、一个主题村落、一套经营模式等“八个一”内容去推进,全面发展伯温烧饼产业,打响伯温烧饼美食IP。
文成高度重视伯温烧饼产业化发展,专门成立伯温烧饼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文旅局挂牌成立烧饼办,专人专班负责推进。同步成立文成县旅游联合会伯温烧饼分会,由此政府和协会两个层面共同助力伯温烧饼产业发展,探索实施“政府主导+自主创业”模式,打造伯温烧饼品牌,发展伯温烧饼产业。
小烧饼里有大民生、大产业、大发展,为更好绘画着眼小产业、着力大市场蓝图,打响伯温烧饼品牌,文成还充分提炼伯温文化因素,参考历史上关于烧饼的文献,将伯温文化具象化,完成《伯温烧饼连锁品牌全案策划方案》,加盟门店形象及配套用品设计,塑造“一口烧饼一个文化”“一个烧饼半个天下”的文化特色;伯温烧饼推广歌曲也闪亮登场,《有一种烧饼叫伯温》在首候选歌曲中经过层层筛选,在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中脱颖而出。
同时,当地还进行伯温烧饼团体标准制定,规范烧饼原辅料要求、制作流程、制作标准等多方面,构建伯温烧饼的产品标准化、品牌标准化、服务标准化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文成在打造伯温烧饼品牌,构建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上有了新突破。
近期,文成正筹备出台《文成县伯温烧饼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重点扶持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产品竞争力强、社会贡献大、对行业有带动作用的单位或个人;鼓励企业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先进适用技术宣传、改造提升烧饼传统产业,提升我县伯温烧饼产业整体实力水平。
《办法》提出,该县财政将每年安排伯温烧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品牌打造、IP形象塑造等,鼓励县内外市场主体来参与加盟,提升伯温烧饼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细致拟定扶持方式和标准,将以奖励补助等形式,持续支持培育。
除了一揽子政策措施,系列伯温烧饼品牌建设宣传活动也必不可少。继去年频繁亮相温州瓯江码头全省文旅消费季等各大平台活动后,下一步,文成还将持续举办伯温烧饼大比拼、伯温烧饼研讨会、伯温烧饼节、伯温烧饼IP发布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掀起伯温烧饼热潮,提升伯温烧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