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咖啡,口号再响也不如落地
在所有的饮料中,有两个最是不同,因为它们已经超出了饮料的概念,更有一层“品味”的意思在里面。根据南方食品研发部的资料,过去10年时间里,碳酸饮料下滑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而茶和咖啡却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当然在当前反腐高压期,茶市场受到一定打击)。从最近5年时间中国饮料市场来看,尽管增速正在从20%下滑到10%,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和人均饮料消费量偏低,到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饮料市场。
中国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5杯,还远远低于日本、韩国年人均约杯的水平,世界平均值在杯左右。不过,中国咖啡消费量继续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年中国的咖啡消费量达到50万吨以上,市场零售额接近亿人民币,正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
在目前中国咖啡市场上,主要活跃着欧美、韩系和本土三股力量。q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有13家咖啡馆,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欧美系咖啡在中国,以STARBUCKS最为典型,以星巴克为首的美式咖啡连锁店,在中国的各大商厦、写字楼里遍地开花,不可否认,连锁咖啡品牌中,至今无人出其右(不过总觉得座椅和桌子的搭配不是很舒服;或许这是正是其将消费者移出门店的高招之一);不可否认,只有星巴克做到了咖啡界的时尚(明星街拍手里拿的咖啡,你没见过其他牌子的吧)。
韩系咖啡在中国,以MAANCOFFEE最为典型,其盈利模式与其他韩系品牌一样——招揽加盟商。与星巴克不同的是,韩系咖啡纷纷以独特的装饰为卖点,所以在漫咖啡你经常看到正在专注工作的、学习的、讨论工作的人们。舒适的环境让消费者不愿意离开,而这样的策略刚好与星巴克的流动消费相反。不过,韩系的加盟模式问题重重,企业也不断下调目标。
本土咖啡中,没有世界知名的牌子,拿的出手的雕光时刻算一个!最值得一提的是雕光时刻在年12月15日上线的“HelloCoffee”,其要解决的问题,CEO赵珂僮在接受《商业价值》的采访时说的很明白:
在17年的经营中我们逐渐发现,如何从万千咖啡品类中选出只属于自己的咖啡品味,中国一直没有一个真正专业完善的平台能提供指导。我们坚信那些懂得欣赏咖啡的人,才会懂得品味咖啡,才会成为欣赏咖啡的伯乐。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对咖啡充满热爱的朋友,不再担心来源和安全,甄选更加专业,找到充满咖啡情怀的平台,一起品味咖啡,进化成一个懂生活,懂咖啡的伯乐。”
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上了咖啡。无论是欧美系(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韩系还是本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