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又傲慢!“咖啡加糖能不能滚出咖啡界”事件被全网群嘲
最近,一条网上帖子引起了全网群嘲。
内容是“咖啡加糖能不能滚出咖啡界”。
讽刺作者傲慢的态度,评价说“你傲慢的样子,真丑!”
"她贴上的标签是:‘能否将加糖选项从咖啡界中清除?’"
经过的事件如下述:
由于上班使他感到疲倦不堪,这位博主随手点了一杯冰美式咖啡来提振精神。
在点单的时候,博主并没有注意到冰美式有两种选择,即加糖和不加糖,而是依照推荐点了一杯加糖的。
她喝下咖啡后发现满口都是甜味,顿时感到极度不舒服。
她一直喜欢喝不加糖的冰美式,但最近不小心喝了加糖的。
这就像一个口渴的人在烈日下喝下半瓶啤酒,却发现啤酒里加了盐,立刻感到烧心难忍。
她因为不满意而一脸优越感地给客服发送了好几条消息,以解决问题。
你们家的咖啡为什么要有加糖的选项?
我不是第一次来点咖啡了,有时候我忘了注明甜度,结果就被默认加了正常糖。
我觉得咖啡本来应该不需要甜度选择这样的设定。
客服回答得非常有耐心:
亲,现在市场上基本上一半的冰美式咖啡需要加糖,可能是因为生活太苦了。所以要加糖和奶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
就在这个时候,博主表现得更加充满优越感。
为什么不尝试享用甜度适宜的奶茶呢?而选择与咖啡专家竞争呢?
他们为什么不选择瑞幸咖啡呢?为何要故意对我们造成伤害呢?
这一刻,我完全惊呆了,我明明点了加糖的,怪我自己吗?
因此,许多网友络绎不绝地进行了嘲笑:
你是我见过的最做作的人,我在现实中见到你时几乎忍不住想要揍你。
“老饕这个词真是太逗了,就因为喝杯咖啡就感觉自己了不起?”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和你一样,没有足够的能力、金钱和品质去实现我们渴望的特权和与众不同。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廉价的小细节来尝试获得一些自我肯定。
希望大家不要嘲笑我们这样的人,因为我们也很可怜。
很容易被那些真正强大且内心纯净的人所影响,从而失去自我防备。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渴望追求“优越”,即人与人之间的相对优势。
有些人之所以追求卓越,是因为他们不想落后于他人;而更多的人则是单纯喜欢卓越带来的超越周围的感觉。
这种行为的丑陋之处在于,人们通过品尝咖啡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同时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形象,这是不为人知的。
阿德勒心理学大师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一个人最自卑的地方往往是他最在乎的地方,每当他采取一种优越于他人的行为时,都会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压抑的自卑感。
一个有修养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竭尽所能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频繁自我吹捧和炫耀。
这件事勾起了我对另一件事情的回忆。
一位男士在前往肯德基就餐时,不经意间观察到对面座位的顾客正在品味咖啡,这使他感到有些滑稽可笑。
他的认知里,咖啡色吸管的用途是搅拌棒,而非作为吸管使用。
他对于这两位顾客用吸管喝咖啡的行为感到极度的愚蠢。
接着,他审视了两位顾客的服装、举止和行为,随即露出一副充满优越感的表情。
他的穿着很朴素,给人一种乡下人的感觉,可能没有接触过太多时尚或高级的场所,也没有享受过高档的餐饮,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我鲜明地回忆起年9月30日,肯德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
你喝完咖啡后,是否把那个扁扁的咖啡色吸管当作搅拌棒了?六根小吸管蕴藏着大科学,你有领悟到吗?
在我看来,最严重的恶劣行为是个人将自己的观念视为普遍适用的真理,并且不顾他人的感受而指责、评头品足。
自己竟然未察,自身的无知行径实在是极为可耻。
上次一个博主曾问道:“难道现在国内的生活水平已经没有低劣的了吗?”
这位博主因为疫情的原因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国了,最近才刚刚回国。
回国后,她感受到国内的生活质量和国外的差异很大。
她辛苦回到国内,想邀请一些国内的姐妹出来喝杯咖啡,聊聊天。
街上几乎全是奶茶店,竟然一个咖啡店都找不到,这让她感到非常震惊。
为什么国内爱喝这种容易发胖的,不健康的饮料这么多呢?她想知道为什么人们都不喝咖啡呢?
因此,她对国内的物品和人都十分鄙视,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太低劣了。
在我看来,一个连“咖啡英文”都能打错的人,还在做出什么装腔作势的举动呢?
在国外居住了这么多年,居然连能力水平都没有明显提升。
老实说,他们常常自认为高人一等,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毫不顾及地伤害他人的自尊,这种态度,才是最令人反感的。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是出自莫言之口:
在对人性的评判上,人们常常在那些无权无势、心地善良的人身上挑剔毛病。
而在那些有权有势、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寻找优点,这正是人性的丑陋所在。
越是处于较低层次的人,就越容易表现出对他人的挑剔。
真正卓越的人从不炫耀自己,也不会利用欺凌他人来提升自我价值。
寻找优越感,显摆身价,只有那些处于社会层次较低的人才会这样做。
人们喜欢炫耀自己的优越感的动机是什么?
向他人展现自己的闪光之处,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心,而内心深处却存在着深刻的自卑感。
他们追求他人的认可以验证自我价值,满足希望超过他人的心理需求。
在综艺节目《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中,存在着一个情景如下所述:
海归看不起留学生,因为他们把母校当作自己的荣耀来炫耀,但这种想法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尊重。
为了给对方留下第一个好印象,男女嘉宾们纷纷介绍自己的学历,结果却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场面,令人啼笑皆非。
一位男性嘉宾自信满满地介绍自己,饱含优越感。
我就是南加大的校友,这所学校无需我介绍,相信你们自己也都知道。
哥伦比亚大学之类的学府,我想这些优秀学生都能理解。
但是,要谈起南加大的电影专业,那就完全不同了,它是无可置疑的第一!
所有女性嘉宾都看到他一脸自以为是的表情,瞬间对他的好感度下降了一点。
就在那个时刻,一位海归女士直接站出来反驳说:
“还好吗?说实话,我并不太喜欢谈论我的学校,毕竟学校只是学校,而我的能力又是另一码事。”
一号男嘉宾听到海归女对他的观点表示不赞同,他一脸疑惑地问她:“哦?你是学哪个专业的呢?”
接着,海归女谦虚地露出一副谦逊的表情。
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的历史专业。
不过我觉得一提起这点,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隔阂,所以我通常不太愿意提及我的母校。
一号男嘉宾听到海归女如此出色,只能尴尬地笑了笑。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推断出,那些看起来取得了一些成就的人,往往会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然而,过于自负的优越感有时候只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反感。
例如,有些自以为了不起的一号男嘉宾。
认为自己毕业于南加大就自认为比任何人都出色,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有这样的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永远无法欣赏他人,就意味着他也将永远无法受到他人的欣赏。
年轻人有时候过于戏剧化,会让人感到厌烦。
拥有优越感并不等同于拥有优秀,因此一定不要搞混了。
你的自尊心并不来源于外表、体型、学历或收入,这些都是肤浅的,不足挂齿。
自大的情绪,并不等同于自尊心,更不能代表着高尚品质。
只有你的品德才是真正值得称赞的,这样的优越感才不会招致他人反感。
如同亦舒所言,下面这句话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一位真正有魅力的淑女,从不自吹自擂她所拥有的一切。
并且不会向他人炫耀她的读书经历、旅行历程、衣着数量或珠宝收藏,这是因为她对自己充满自信,从不感到自卑。
那些真正充满自信和内在富足的人,从不需要外界的认可。
他们努力朝内心探索,不断成长,不断超越,成为更出色的自己。
#热点引擎计划#愿你最终能够明白隐藏自己的优越感,不轻易看不起任何人。因为当你看不起别人时,未必就意味着自己比别人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