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今天(5月27日)通报一起食品安全案件调查情况。
5月23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店招:人民咖啡馆)时发现,该店涉嫌未按要求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当事人厨房间货架上放置1瓶已开封的香芹片,生产日期为“”,保质期12个月。当事人饮品制作区置物架上放置1瓶已开封的蔓越莓果汁饮料,生产日期为“年05月26日”,保质期至“年03月25日”;1瓶已开封的柠檬复合水果饮料浓浆,生产日期为“0419”,保质期12个月。
上述3种食品原料均已超过保质期。经查看菜单,当事人疫情期间所售食品不使用上述食品原料。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当事人未按要求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立案调查。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0月14日,注册资本万元,登记住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9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查询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公示信息发现,该公司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主体业态为“餐饮服务经营者(中型饭店)”,经营项目为“热食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许可证有效期为年3月25日至年3月24日。
某点评网站上,该咖啡店在所在区域排名第一
随着越来越多食品生产经营者复工复产,上海城市的“烟火气”正在逐步回归,但近期也出现了不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同为咖啡店,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吴江路一店(mannercoffee吴江路步行街店)近日就因存在环境卫生差、未按规定贮存食品等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也被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立案调查。
现场检查时,当事人店内食品处理区地面散落着打包食品后的废弃纸屑和贴纸,地板有污垢,打包后待售的食品袋直接放在地上,有污染风险。另查见,当事人将7箱食品原料“明治牛乳”堆放在店门外的地面上,处于常温状态,未按产品标签注明的贮存要求(2℃至6℃)冷藏存放。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告诫餐饮单位,应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食品原料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按照食品标签上标明的贮存条件贮存食品。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当进行显著标示或者单独存放在有明确标志的场所,及时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如实记录,确保食品安全。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上海市场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