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投资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井楠)“金九银十”交易旺季来袭,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开门红”,延续了上周的普涨走势。以螺纹钢为首的黑色系商品一马当先,强上加强,沥青盘末涨停,创近四年新高,焦煤涨3%。农产品期货也全面上涨,豆一、纤板也涨停报收,豆二涨2.79%,郑醇涨2.35%。另有沪铅涨2.26%,苹果涨1.89%,豆粕涨1.83%。
除了季节性因素推动机构、投资者积极“做多”外,政策趋势的“落地”与向好也是促进大宗商品市场量价齐升的主要原因。年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本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被视为行业政策的风向标。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兼顾、近期以“引进来”为主的方针,顺势而为,积极有序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证监会将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期货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目前PTA期货、20号标准橡胶期货的对外开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QFII、RQFII投资商品期货品种也在积极研究推进。境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已经确定了一两个品种,制订这些品种在一定期限内成为国际定价中心的路线图,正积极推进落实。
投资大宗商品的散户数量增多
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透露,郑商所将重点加快完成红枣、尿素、纯碱、短纤、咖啡、花生等期货品种以及棉花、PTA等期权品种的上市交易;积极支持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参与郑商所市场的交易。新品种的加快投入、新投资者的引入,将是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趋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期调查本地市场,发现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行情向上,交投活跃,农产品与黑色系产品、期权产品,受到了不少散户的青睐。
8-9月,某大型期货经纪平台交易部的豆粕、焦煤、苹果交易量环比提升了数倍,散户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力。
专业投资人士提醒,期货市场投资风险不亚于股票市场,产品均有放大倍数的功能,即便在基本面向好的牛市,散户也需严格控制仓位、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