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熊爪不同的是,在这里工作的聋人咖啡师会面对面地服务消费者,而消费者也会在各种提示标语中,学习到与咖啡师进行基本交流的手语技能。
年8月13日,记者来到这间位于静安区宝山路街道邻里中心的“吾家咖啡”一探究竟。
咖啡店是宝山路街道邻里中心的一项配套商业。周末的下午,可以看到住在附近的阿姨们三五成群来到这里,点上一杯饮品“噶讪胡”。阿姨们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间环境舒适的咖啡店,大家一出家门就有了可以聚会聊天的去处。
店长宾湘玉过去在专业咖啡馆工作超过十年,其中不乏一些生意红火的网红店,因此她对于调制各种风味的咖啡,手工咖啡,还有时下流行的新品种都十分熟稔。在这里,她不仅亲自上阵做咖啡,还是聋人学生前来实习时的带教老师。据介绍,这里每卖出一杯咖啡,就会捐出一元钱至宝山路街道慈善基金会。
上海姑娘杨韵怡是店里正式入职的第一位静默咖啡师。过去在聋人职业学校学习烘焙的她毕业以后辗转在很多地方工作过,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中餐、日料、中式点心、烘焙都是她的技能点。
一年前,杨韵怡来到吾家咖啡工作。从梦想成为咖啡师的小白,到店里能够独当一面的咖啡师,小杨现在的梦想是在未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店,帮助更多有听障问题的朋友一起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归属。
杨韵怡为客人端出自己拉花的咖啡。
在店里的点单柜台,有清晰的手语指引,客人可以根据指导牌和静默咖啡师沟通、点单。
小杨性格活泼开朗,不忙的时候,她会用自己的电子墨水手写板和客人笔谈聊天。
小杨和帅气的设计师小哥哥在今年步入了婚礼的殿堂。她告诉记者,之前暑假期间,有不少来自聋人青年技术学校的实习生来店里学习,她和店长忙着带教,都顾不上享受一下婚后生活。最近终于闲下来一点,准备找机会和丈夫去度蜜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店里柜台陈列着不少精致的面包西点,其中一部分是店长和小杨每天新鲜烘焙的。
小杨从烤箱里拿出刚做好的蒜香手指面包,蒜的香气在打开烤箱的瞬间扑面而来。店长告诉记者,虽然调制咖啡的各种技巧是她教给杨韵怡的,不过烘焙专业的小杨在制作西点上却是她的老师,两人每日教学相长,用笔交谈。
小杨为店里另一位正在绘制新菜单的同事拍照。和许多专业咖啡店一样,吾家咖啡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调整自己的菜单,并重新手绘一幅图文并茂的精美海报。
下一季的卖点,是每一位店员都会原创一款新的新饮品。
拥有静默咖啡师是吾家咖啡的特点,却非卖点。吾家的卖点,是可以喝到许多精选豆子的手冲精品咖啡,在咖啡店的墙面上贴着店里使用咖啡豆产地的照片和介绍。
街道邻里中心是周边居民踏出家门最先可以到达,开展休闲活动的去处。引入精品咖啡馆,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间接有效地起到了扶持残障人士就业的作用。
另外,社区邻里中心内专设的图书馆、青少年课外活动课程空间等丰富的业态,也与咖啡馆形成消费人群的交互与拉抬,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模式。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董天晔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