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钊要像做实验一样做咖啡郑说

入夜,当忙碌了一天的“打工人”回到家中,开始放松休息,江钊的工作室,却亮起了灯。从讲台到吧台,这位文质彬彬的中学生物老师,摇身一变,成了专业咖啡师。摄影/木鱼江钊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老家在西三马路。因为家里有亲戚做教师,江钊大学也选择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就在东区外语学校当生物老师。工作中的江钊,兢兢业业、人见人爱,而生活里的江钊,还是位咖啡达人。本期郑说·人物,讲述江钊与咖啡的故事。咖啡最吸引我的,是味道的千变万化“还记得第一次喝咖啡,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在亲戚家喝的那种玻璃罐装的雀巢速溶,冲的时候没放伴侣,喝的时候也没放糖,就记得味道很苦,但有股醇香,让你念念不忘。”江钊回忆到,90年代能喝上速溶,也是高大上的感觉。后来上学时,江钊就经常通过喝咖啡来提神,那时的袋装速溶咖啡,融合了奶和糖,喝起来更香甜。工作后,江钊对咖啡的执念始终未变,索性就自己买来咖啡机,看着网上的文章,尝试做现磨的意式咖啡,从此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深深地爱上了咖啡。摄影/木鱼他对咖啡的痴迷加重,源自三年前对手冲咖啡的接触,“手冲咖啡与意式咖啡相比,更考验制作的技术,成品的味道更是千变万化,不同产区风味不同,就连同一个产区,年份气候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这是咖啡最吸引我的地方!”从品味,到享受制作过程于是,他便通过各种渠道自学咖啡制作工艺,网上逛论坛、看帖子,学习模仿大师拉花的视频,参加线下分享会。“刚开始喝速溶,味道千篇一律,后来自己做,了解到咖啡的味道非常多,有两千多种,总有一些味道是没尝到的,这就会吸引你去不断地尝试。”从喜欢喝,到喜欢做,江钊发现做咖啡的过程更加吸引人。咖啡制作对技术的要求很严苛,稍有瑕疵,出品的味道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原以为咖啡师就是在吧台,简单做一个冲煮,了解后才意识到咖啡师的专业性,不仅熟知各种豆子的特性,还要对研磨的精细度有精准把控,并设计好非常详细的萃取方案,注水量、时间都很讲究,冲煮的技巧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他说,“之前觉得咖啡师就是服务员,现在来看,他们就像调酒师一样,有着精湛的技术。咖啡师的特质,就是精益求精的那种匠人精神,如果他做完一杯咖啡不满意,会重新再做,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再呈现给客人。”摄影/木鱼江钊一边讲,一边用不同的制作方法,给我们做着不同口味的咖啡。意式咖啡机、手冲壶、法压壶、虹吸壶、土耳其咖啡壶,他工作室里的咖啡器具一应俱全。谈起咖啡豆这种原料,他也是滔滔不绝,“我最喜欢的还是手冲咖啡,尤其是埃塞俄比亚产区的咖啡,这种咖啡偏酸,花香果香非常明显,和之前喝到的意式咖啡有非常大差别,就像喝水果茶一样,有柠檬、香草、草莓等不同的香气,口味的变化也非常大,层次感也很丰富。另外,我对哥伦比亚、巴拿马产区的这种醇厚度比较高豆子,也很钟爱”。摄影/木鱼如今,江钊已不满足享受咖啡的研磨和冲泡过程,开始研究豆子的烘焙了,他在自家的地下室搞了一整套烘焙设备,把生豆子烘焙成熟豆,在烘焙过程中根据咖啡豆种密度、含水量以及产地等特点,设计烘焙方案,严格把控烘焙节奏,充分展现咖啡产地风味。相比制作咖啡,烘焙豆子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也更让人着迷。咖啡,是一种文化江钊对咖啡情有独钟,除了喜欢咖啡的味道,享受制作的过程,还在于他觉得,咖啡不仅是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交手段。“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球都非常流行。咖啡馆就是社交场所,通过咖啡这种媒介,可以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江钊对咖啡的热爱,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家人喝了他做的咖啡,也爱上了这味道,还自己主动要求学习制作;在办公室里,同事们也被他手冲咖啡的浓香打动,纷纷添置设备,成为了重度爱好者。摄影/木鱼江钊对郑州咖啡行业的发展,也很有研究。“郑州应该很早就有咖啡这种饮品了,当时都是在一些高档西餐厅,一般人都接触不到。后来上岛、捷农,迪欧这些咖啡厅兴起,但这些店里的咖啡品质比较一般,虽然用的是虹吸壶,但用的都是商业豆子,大家去那儿大多是吃商务餐的。”江钊认为,年星巴克进入郑州,给郑州咖啡市场注入了活力,虽然大家开始只是喜欢去那个场景消费,但慢慢就对咖啡本身产生了兴趣和依赖。与这种大品牌连锁店相比,江钊更偏爱精品咖啡馆,“可以说,郑州所有的咖啡馆我都去过一遍,我们经常搞咖啡觅馆活动!我喜欢的咖啡馆也有很多,比如开店时间比较久的阿布阿布、慢蜗牛,还有DEEPCOFFEE、纸片咖啡这些主打手冲单品的,像粉绿、质子、执人执味这种新店也不错”。通过觅馆,江钊也和一些店主成为了朋友。让咖啡的刘让老师,是他最崇敬的一位大咖,这位从爱好者、发烧友到从业者的郑州咖啡领路人,培养了许多咖啡师,推动了郑州咖啡文化的发展。而放眼全国,与同级城市相比,郑州的咖啡文化还很落后。“不仅与北上广深有很大差距,与周边的西安、武汉、合肥、长沙相比,郑州精品咖啡馆的数量、咖啡消费市场的规模,都落后了一个档次。”要像做实验一样做咖啡开家自己的咖啡馆,一直是江钊的梦想。“等时机成熟,肯定要自己开馆,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把自己制作的咖啡分享给他人,是我梦寐以求的。”他对自己咖啡馆的调性,也都有了明确的方向。“你看我的工作室,就叫lab咖啡。lab就是实验室的意思,因为我本身就是生物老师,经常带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实验就要求精准、严苛,这也是我做咖啡的态度,每一杯咖啡的出品,都追求完美,从豆子选品到制作流程,要无暇的展现给客人。”摄影/木鱼“实验还代表大胆尝试,我会在自己的咖啡馆里面,像做实验一样,搞一些很有创意的咖啡。”囿于时间和条件,江钊的咖啡馆还遥遥无期,但他已经在利用业余时间,投身到自己的咖啡工作室中,把自己的所学分享给更多咖啡爱好者,他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很开心,也希望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推动郑州咖啡文化的发展。”城市即人,正是这些追梦者,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品味。相信,郑州的咖啡文化,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ubdf.com/afhgx/31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