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方法,写再多也白搭职场人学写作应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24/5565503.html

文章作者:纤纤飞雨—育人先育己,终身学习的跨界老师

稿件来源:秋叶写作特训营

助教:林琳

编辑:燕子

小童学生时代爱写作,工作以后没有再写过文章。近年来身边好多朋友在新媒体平台通过写作赚到了不错的收入,小童重新萌发了写作的念头,想要开启副业赚钱之路。

原本小童对此充满了信心,拿起笔来才发现,不是三天两头被加班打乱了节奏,就是抓耳挠腮找不到好用的素材。一篇稿子,来来回回改上七八遍,还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这就是以写作为副业的职场人士面临的三大难题:时间不够、效率不高、积累不足。

我最近在看《写作7堂课》这本书,作者秋叶是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秋叶PPT和秋叶商学院的创始人,也是有着大量粉丝的知识网红“秋叶大叔”。秋叶老师有着惊人的新媒体写作能力,他在高校授课、管理公司、线上线下分享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依然在多个平台上坚持日更,写作并出版了27本书。

《写作7堂课》这本书,从当下新媒体写作者常见的问题出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几种写作思维。同时可以解决职场人士想开启写作为副业,在时间利用、效率提高和长期积累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零存整取,积攒写作时间

有人抱怨,工作太忙,留给写作的时间真的太少,所以好几天也写不出一篇文章。

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可见,不是真的没有时间,而是我们荒废掉了太多时间,尤其是碎片时间。

一篇文章的成稿会经历很多步骤,并非每个步骤都需要整块的连续时间,完全可以用碎片化时间来完成。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写作7堂课》一书给出了明确步骤:

1.训练时间感知能力

柳比歇夫是时间管理的高手,他的一生留下了七十多部学术著作,一万多张纸的论文文稿和一万三千只经过详细记录的生物标本。他对时间的感知极其精确,因此在估算任何任务量时都十分准确,从而使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柳比歇夫的方法是:给每一天做过的事如实记录事件和时间。

不要小看这种基于过程的时间记录,职场人士由于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往往并不清楚自己对时间的掌控程度。学会记录时间清单,依此进行“事件-时间”的逐项记录,训练时间的感知能力,找回掌控感。

比如我个人,就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碎片时间清单。

2.明确碎片时间的任务

通过时间清单梳理出碎片时间后,就可以规划每一个碎片时间的写作任务。

比如秋叶老师的“碎片化写作法”:

一份完整的文章=1分钟灵感+5分钟构思+5分钟提纲+5分钟素材+……+3分钟素材+半小时高效写作+5分钟排版+5分钟配图+1分钟推送+1分钟回复评论

可见,作为普通写作者,我们可以学会的思维是:

第一、提高对具体写作步骤所耗时间的感知。例如,同样是完成一份提纲,你需要几分钟。

第二、逐步完善对碎片时间的利用率。例如,等地铁的2分钟,等外卖的15分钟,是否有方便的手机软件,可以帮助从碎片化阅读中随时获取写作素材。

3.进入写作心流状态

高效利用时间的前提是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写作的心流状态。否则即便有大块完整时间也无济于事。

《心流》一书中提到,心流是人们在专注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它会带来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使人呈现出一种忘我状态,单位时间产出效率极高。

如何培养快速进入写作心流的状态呢?

首先,必须从内心接纳“写作”这件事,暗示自己只能完成。

其后,在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里,从一个有“仪式感”的信号开始写作。

最后,如果任务完成自己能得到一个奖励的话,就会有助于下一次更顺利地进入心流。

二、化力打力,善用网络资源

写作者经常头疼找不到好用的素材,写不出好文章,在焦虑磨蹭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如果能够善用网络资源,就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写作效率。

写作这件事,功夫要下在写作之外。

写作者既需要有深刻独到的思想,也需要有新鲜丰富的素材。在云信息时代,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有着大量写作者可以汲取的养分。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联机写作者。

1、给常用网站分类

网络资源浩渺如大海,临时搜索未必能在最短时间找到你想要的。要养成定期梳理网站以及浏览内容的习惯,经常使用的网站要进行分类、排序,便于在碎片时间内立即开展阅读。

阅读范围要广,打破手机app推送的路径依赖,多看不同的门户网站和不同类型的新闻。

阅读类型要精,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ubdf.com/afhhy/20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