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年轻人,火爆的美容丸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DoNews,作者

李可馨,编辑

杨博丞

怕丑、怕老,年轻人的焦虑,正撑起一片新市场。

《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成为当下最焦虑自身健康状况的群体。90后消费群体是对健康期望值很高,但自身评分最低的一代。

燕窝、阿胶、抗糖丸、美白丸、胶原蛋白,慢慢爬上年轻人的“美容养生清单”。不同于护肤、医美的“外敷外调”,“口服美容”介于两者之间,更解年轻人的风情——轻松便捷、试错成本低,滋养新的消费圈层不断蔓延。

入局

焦虑越大,市场越大。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口服美容市场年有望突破亿元。但因为口服美容市场的边界逐渐与千亿代餐、三千亿保健品市场相融,未来口服美容市场容量远不止于此。

而根据天猫国际官方数据,今年期间口服美容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90/95后在口服美容的消费人群中比例不断扩大,占比已超半数。

靠“买买买”续命的年轻人,在口服美容上更舍得氪金。《90后健康养生大揭秘》指出,90后单单在保健品、养生食物、中式滋补等产品上,平均每人每年消费.85元。

在努力保持精致同时,已有90后开始为下一代“充值”。刚刚步入哺乳期的大碗告诉「DoNews」,抱着让孩子皮肤细腻光滑的期待,在孕期斥万元订购了十个月的小仙炖燕窝。

而一位为某品牌代理抗糖饮的微商朋友告诉「DoNews」,今年受疫情影响行情不太好,“前两年很多人都是几盒几盒拿货,基本是一个月或半年的量起步,客单价能做到两三千”,不过她也坦承,这基于比较优质高复购的客户。

面对需求永无眠的市场,资本早已入局。年,洪泰基金押中了开辟鲜炖燕窝新品类的小仙炖,而到了年,相关标的逐步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健康即食、代餐、新式饮品和养生进补等获得融资项目约30家。

资方背景,不乏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IDG资本、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同样也可见花家怡园、腾讯、中信农业等战略投资者的身影。

国际品牌闻风而动,纷纷涌入。天猫国际相关数据显示,仅年上半年,便有来自全球各国及地区的个口服美容品牌入驻天猫国际平台,且产品SKU达到个。

在进口口服美容产品的影响下,国内口服美容市场开始慢慢演进,产品也逐步涵盖了包括补剂、片剂、口服液、饮料、零食等在内的绝大多数类别。

更加细分的赛道也开始分化显现。目前业内将之分为三类:胶原蛋白、膳食纤维所属的美容保健食品,燕窝、鱼胶为主的中式滋补性食品,和以抗糖、美白为主的功能性产品。

传统美容保健食品公司纷纷跟进。汤臣倍健不断优化产品矩阵,推出年轻人喜爱以软糖、饮料等形式呈现的美容保健食品,同时通过收购澳洲益生菌企业LSG,来完善自身版图。

东阿阿胶的年轻化路线也越来越开放。先是和太平洋咖啡合作推出阿胶咖啡,后又推出“小金条”阿胶粉、阿胶珠等新产品,以新吃法系列营销活动,对品牌进行IP化传播。

新兴的创业公司也相继涌现,如从美容保健产品切入的基漾、汝乐,从中式滋补养生切入的小仙炖、官栈,也有从休闲美容功能性食品切入的超级补丁。

踌躇满志的新品牌,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在代际更迭中,成功分一杯羹。

变局

变美抗衰永无眠的市场,早有前辈尝到过红利。

经不断提价而稳固高端市场的东阿阿胶、引入膳食营养补充剂的汤臣倍健、紧抱燕窝美容养颜功效的燕之屋,曾收割了大批90后的上辈、上上辈们。但随着代际的转换,老品牌褪去光鲜,为新品牌腾挪出空间。

人、货、场的转变,新品牌学着换种思路,把产品重做一遍。零食化、便携化、细分化,成为产品升级的新方向。

软糖、果冻等产品形态,代替了单一的药剂、片剂;大瓶装、大袋装的产品,也开始演变成年轻人青睐的分次、分日装的便携小包装,免去“吃药”的痛苦感,摆脱复杂的取量、冲泡难题,让口服美容产品多了趣味性和仪式感。

根据场景进行细分设计,进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是另一种升级路径。如超级布丁,根据火锅、外卖、开工、日常瘦身等场景,相应开发了“火锅救星”、“外卖拍档”“开工提神”“抱紧一生君”等补剂。

美容护肤品中大热的成分概念,在口服美容产品中也有体现。譬如胶原蛋白肽、谷胱甘肽、壳寡糖、透明质酸、MSM二甲基砜、AG多酚等,专业性和功效性不断提高。

不过,目前国内的产品拥有某项核心成分优势的并不多,大多停留在燕窝、桃胶、鱼胶、益生菌、胶原蛋白等基础产品上,而国外多集中在技术成分比较高的美白丸、抗糖丸等功能性产品上。

这与他们多来自化妆品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有关。国内口服美容市场的玩家中,POLA、Fancl、HABA和Swisse是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品牌,而前三者都有美妆企业背景。

如POLA的研发实力,在日本与资生堂同属第一梯队。POLA分别于年、年推出“美白丸”和“抗糖系列”,都迅速走红并引发跟风,这与其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过硬的研发能力密不可分。

POLA的抗糖系列号称原料天然提取且低副作用,而且成分一直处于不断更新中,去年新版抗糖又在原成分基础上,加入了“Ch-A精华”成分,抗老化效果增强。

尽管在技术上还有差距,但在营销渠道上,本土的品牌反应则更为灵活。因为崛起于新渠道风起时,新品牌们凭借自身营销推广乘风而上。

首个进入天猫亿元俱乐部的滋补品牌小仙炖,最早仰赖小红书内容红利而出圈,而后又通过KOL/KOC定制内容、直播卖货提升品牌势能,现在又利用线下分众传媒,加深品牌触达效率,今年双11开售首日销售额突破2.7亿元。

国外的品牌不仅缺乏对短视频、直播等新兴渠道的了解,电商渠道的运作也乏善可陈。POLA直到年才开设天猫旗舰店,粉丝数至今才29.1万。

海外品牌在进入国内时,更习惯从微商代购切入。上述微商朋友告诉「DoNews」,加入代购门槛并不高,只要需交几万块货款,品牌拉新激励方式也只是年会活动、拉新返佣而已。

因过度依赖代购渠道,在《电商法》实施后,很多品牌深受其害。POLA就曾因此遭受业绩下滑,年前三季度宝丽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10%至亿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subdf.com/afhzz/18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