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每天早上我都会以一杯热美式帮自己「开机」,若是来不及自己冲咖啡,就在路上的7-11买杯咖啡。每天一杯咖啡,已成了每个马来西亚人早上的例行公事。
极为多元的海南咖啡
马来西亚的咖啡叫Kopi,多指海南咖啡(怡保白咖啡就叫白咖啡,本文将专注讨论海南咖啡),而不是我过去习惯喝的美式风味。现今流传较广的欧美口味咖啡多强调咖啡豆产地,品尝重点主要在于感受不同产地的咖啡豆风味。
比起选豆,海南咖啡更着重在「炒」──特别是「手炒」,主要选用「罗布斯塔」的咖啡豆加入其他材料一起拌炒,添加的食材能中和咖啡的苦味,用炒制过的豆子拿来泡咖啡,带有浓浓的焦香,别有一番风味。
豆子磨成粉后放入咖啡袋里冲泡,经过多次过滤后倒入经典的「大红花咖啡杯」上桌。有些马来西亚咖啡厅里坚持用瓷制的咖啡杯,但如今有更多小摊贩改用印有经典图案的塑料咖啡杯了。
在马来西亚点咖啡,如果想要加糖加奶就点「Kopi」;不想加奶就点「KopiO」;不想加糖也不想加奶,则请点「KopiOKosong」。
这里的奶指的是炼奶,再往下还可以细分加淡奶、加糖、少糖等等,以上的Kopi都是热咖啡,如果想喝冰咖啡则请点「KopiIce」。
我们中国人喝的咖啡都是由烘焙过的咖啡豆煮成,苦涩清爽的口感加上浓郁的香气提神醒脑,因此第一次喝海南咖啡时你可能不太习惯,其手炒技法赋予咖啡些许烧焦味,能不能接受这样浓厚的焦香,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若以为马来西亚咖啡就只是咖啡,那么就错了。身为多元民族国家,饮品当然也要多元融合,什么都可以「掺掺」──看你要掺国民饮品Milo(美禄巧克力)、掺拉茶变成鸳鸯,还是掺Nestle(雀巢)变成燕麦饮都可以,各种组合随君任选。
享受马来西亚Kopitiam的魅力
很多大马人非常喜爱去Kopitiam吃早餐,这里的Kopitiam不是装潢美丽的精致Cafe,而是带有浓烈马来西亚人文气息的传统咖啡店,经常以是一间卖水(饮品)和简单面包(吐司)的店家为主,再加上其他摊贩而成。有时聚集的摊子过多,就会变成更大型的美食中心。
来到马来西亚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吐司可以蒸着吃!一开始想象这样的作法会让吐司的口感「烂烂的」,可神奇的是,这里蒸出来的吐司既软绵又不失弹性,至于烤吐司的口感酥酥脆脆,最好是搭配Kaya酱(咖椰酱)加上一块奶油,喔,真是人间美味!
更地道的吃法是再加上一颗半熟蛋,形成「面包+咖啡+蛋」的经典组合,不过半熟蛋的味道是否能接受也是看个人。还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搭配:用烤吐司沾KopiO吃。酥脆的烤吐司搭配苦甜的Kopi,会是如何?
每间Kopitiam泡出来的咖啡味道不同,有些过甜、有些偏苦,每间店的饮品都有老板独特的手艺。
或许有些人觉得马来西亚的咖啡厅太吵杂、气氛不够优美,但正因如此,这里充满了生命力──他们可能是一个人开车把老朋友接来一起喝茶,也可能是大家各自出发,在退休、没有压力后终于可以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长者没有暮气沉沉地待在家里,而是和朋友相聚开心吹水,他们虽然上了年纪,但聊起天来声音依然宏亮,早上互相以广东话的「早晨」打招呼,掺杂各式方言的气氛真的很热闹,多有生命力呀!
周末时也可以看到许多人扶老携幼一起来Kopitiam用餐,让平常不方便出门的长辈也能透透气。他们许多人行动不便、坐着轮椅,但家人彼此照顾、互相帮助的和气场面,也成了Kopitiam的另一种风景。
怀旧复古当道,网美餐厅盛行
近年来韩流席卷全球,马来西亚也不例外,因此各式各样装潢风格的网红咖啡店一间接着一间开,韩系、露营风、森林系、简约系,各种风情都有,店内也会提供一些当地经典美食如椰浆饭,搭配精致的甜点吸引许多年轻族群,因此慢慢也出现一批「复古风格网红餐厅」的潮流。
而这类餐厅也喜欢复刻旧时Kopitiam的风格做装潢,提供的餐点当然也是Kopitiam会出现的选项,通常还会搭配自制糕点或蛋糕,让年轻人用现代的方式沉浸在怀旧的氛围之中。
后来,Kopitiam似乎逐渐演变成了「餐厅」的概念,很多餐厅的店名写着Kopitiam,里面提供的餐点从西式到中式都有,饭后还有甜点冰淇淋。
咖啡厅的特殊功能
马来西亚Kopitiam让人最喜欢的另一点,就是因为以饮品和吐司为中心聚集许多摊贩,所以就算是一群人前来用餐,大家也可以各自点自己喜欢的食物,谁也不用勉强配合谁的喜好。
传统Kopitiam的功能有点类似老人共餐会所,享受与人的连结,体验休闲时光的惬意,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