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全世界除原油外第二大大宗商品,虽然咖啡界没有统一的分级,但各出产国皆有各自划分级别的规则。市面上主流的咖啡分级方式有四种。1根据筛网分级代表国家:肯尼亚离赤道近的国家由于咖啡种植的海拔都较高,所以不能以海拔高低来分级,且使用的是水洗法加工,由于混入的未成熟豆及杂物少。故,一般采用筛号的大小作为分级的标准。肯尼亚是最具代表性的依筛网分级的国家之一,其他的还包括坦桑尼亚,哥伦比亚等。肯尼亚咖啡分级E:kenyaE,18目以上(包括圆豆);AA:KenyaAA,17-18目;AB:KenyaAB,15-16目;TT:AA、AB经过气流分选机筛选出的轻豆PB:KenyaPB,15目以上,圆豆,peaberry,约占肯尼亚咖啡的10%C:12-14目,以及PB经气流分选机筛选出的轻豆T:12目以下,有较多缺陷豆、碎豆、轻豆HE:HulledEars,以上等级之外的咖啡豆(注:筛网的洞孔大小单位为目,既1目=1/64英寸(不到0.4mm),比如17目就是17/64英寸,大约为6.75mm,筛网的数字越大表示咖啡生豆的颗粒越大)2根据产地海拔高度分级代表国家:危地马拉离赤道较远,采用水洗处理的国家由于高地和低地都可能种植,因此以海拔的高低作为分级的标准。高海拔生产的咖啡品质上一般会比低海拔产高一些,因为海拔高温度低,咖啡生产缓慢有利于美好物质的积累。目前采用此分级标准的咖啡生产国有危地马拉,墨西哥,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中南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咖啡分级SHB(StrictlyHardBean)极硬豆,种植在海拔m以上的地方;HB(HardBean)硬豆,种植海拔在在m——m;SH(SemiHardBean)稍硬豆,种植海拔在m左右;EPW(ExtraPrimeWashed)特优质水洗豆,种植海拔在m左右;PW(PrimeWashed)优质水洗豆,种植海拔在m左右;EGW(ExtraGoodWashed)特良质水洗豆,种植海拔在m——m;GW(GoodWashed)良质水洗豆,种植海拔在以下。3根据不良点数分级代表国家:埃塞俄比亚很多咖啡生产国以手工采摘为主,但是多为干法加工。干法加工易混入未成熟豆等瑕疵豆,所以采用按不良点数来分级。鉴定的方法为随机抽取克的样本,放在黑色的纸上,因为黑纸最能避免反光。然后由专业鉴定师进行筛选判定,找出样本内的瑕疵豆,并按照瑕疵的数量,累计不同的分数。用此分级标准的咖啡生产国有埃塞俄比亚、秘鲁等。埃塞俄比亚咖啡分级G1:代表每克生豆中有瑕疵豆0-3颗;G2:代表每克中有瑕疵豆4-12颗;(G1和G2属于水洗豆的分级)G3:代表每克中有瑕疵豆13-25颗;G4:代表每克中有瑕疵豆26-45颗;G5:代表每克中有瑕疵豆45颗以上。(G3、G4、G5属于日晒豆的分级)4根据筛网和瑕疵豆等比例综合分级代表国家:巴西瑕疵豆是破坏最后咖啡风味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生豆处理的最后一步便是将瑕疵豆去除。因此,按瑕疵豆比例筛网大小也是重要分级规则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杯评测试、生豆的处理方式等多种分级方式。巴西咖啡分级由于分布于全国各地、固品质参差不其、而设有其独自的标准(依参杂物的多寡分NO.2~NO.8,依豆的大小而有NO.13~NO.19,依味分为六个等级)。